軸承廠家的鍛造技術影響與改進
軸承行業經過近些年的裝備升級、工藝改進、創新提高,軸承質量已得到大幅改善,但行業的整體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,當前國內軸承質量仍然存在以下差距。
鍛造涉及材料種類繁多,鍛造過程及模具存在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復雜性、多樣性,在材料技術、自動化技術、加熱技術、控形控性技術、近凈成形技術方面還有很多提升空間。
鍛造自動化轉型:
高速鍛造。自動加熱、自動剪切,機械手自動傳遞,自動成形,自動沖孔、分離,實現快速鍛打,至高速度可達180次/min,適用于大批量中小軸承、汽車零部件的鍛造,高速鍛工藝優勢體現在以下幾方面。
1、效率高。自動化程度高,生產效率高:以哈特貝爾AMP30S高速鍛自動生產線(圖1)為例:高速鍛造平均班產約33000套,操作工3人;同樣產品普通垂直鍛造班產約8400套,員工10人,人均勞動生產效率提高13倍。
2、品質好。鍛件加工精度高,車加工余量少,原材料浪費少;鍛件內部質量好,流線分布有利于增強沖擊韌性和耐磨性,軸承壽命能提高一倍以上。
3、頭尾自動甩料,去除棒料探傷盲區、端頭毛刺。
4、節能。與常規鍛造比節能10%~15%,節約原材料10%~20%,水資源節約95%。
5、安全。整個鍛造過程在封閉狀態下完成;生產過程易于控制,不容易產生水淬裂紋、混料和過燒現象。
6、環保。無三廢,環境整潔、噪聲低于80dB;冷卻水封閉循環使用,基本實現零排放。